文章详情
Article details
作者:郭全中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高级经济师
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提出从投资端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基建”思路,无疑是一剂良方。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的内涵和外延广泛,具有很强创意产业属性的文化企业又该在“新基建”中有些什么样的作为呢?
一、文化企业要成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产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我国的文化企业尤其是互联网文化企业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完全可以成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在5G建设方面,中国广电网络拿到了一张5G牌照,正在积极进行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一张网整合的中国广电以及华数传媒、贵广网络等发展较好的有线电视网络上市公司都应该积极参与5G网络建设,尽快通过5G网络的建设,成为真正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大幅度拓宽业务范围。5G大规模建成后,能够大幅度提升移动互联网的带宽和网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用户体验。在物联网、产业互联网方面,国有控股的华数传媒、贵广网络等已经在物联网领域进行了很多很好的探索,而互联网文化巨头如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也在相关领域布局深广。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设施方面,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都有了很深的布局,阿里云、腾讯云等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云计算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以阿里、腾讯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企业一直处于专利申请的领先位置,腾讯等致力于把区块链技术与产业互联网相融合,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赋能,人民网、华媒控股、封面新闻等国有文化企业也纷纷布局区块链。在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方面,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以及浙数文化等都搭建了相应的数据中心和智能计算中心,既为自身服务,又为当地的政府和企业服务。
二、文化企业要成为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度参与者。
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当下,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以文化为魂、以技术为本、以产业为载体”成为共识,文化与旅游、文化与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莫不如是。一是智慧城市建设会成为各地融合基础设施的重要抓手,无论是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还是华数传媒、贵广网络等国有文化企业都已经深度参与。二是文化大数据体系的建设。中宣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明确,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而文化体验体系则是具体呈现方式,大概分为文化体验园、文化体验馆、文化体验厅3个层次。在这方面,通过科技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文化企业必将大有可为。三是为传统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赋能,促进高质量发展。文化企业作为创意企业且是文化与科技有机结合的企业,代表着新兴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并积聚了巨量的用户和技术实力,可以通过有效的技术转移和嫁接,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
三、文化企业要成为创新基础设施的重要建设者。
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创新是文化产业和企业的应有之义,长期以来,文化企业尤其是互联网文化企业一直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和领先者,研发投入经费规模巨大且占整体收入的比例较高,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创建了创新试验室等,为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迭代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国有文化单位也不断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如2019年人民网、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传媒大学获得科技部批准,分别建设“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
可以看出,文化企业已经在“新基建”领域布局很深,且未来必定会有更大的作为。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文化企业在“新基建”大潮中能做什么
邮编:550081